周五(12 月 13 日),国际油价在经历连续下跌压力后本周企稳。布伦特原油连续合约报73.57美元/桶,涨0.31%,WTI原油连续合约报70.24美元/桶,也涨0.31%。两大原油合约周涨幅有望超3%,实现三周来首次单周上涨。ETO外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为投资者解读原油市场的动态。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布伦特和WTI原油的同步上涨?
本周,市场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收紧产生了明显反应。欧盟率先采取新的制裁措施,美国也在考虑加大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力度。这一消息激发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尤其是俄罗斯在全球石油出口中的关键角色令市场对未来供需平衡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
不过,从长线角度来看,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最新预测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风险依然存在。尽管短期内制裁可能导致部分供应收紧,但在更多产能投入的背景下,中期市场可能面临过剩压力,这将成为抑制油价上行的重要因素。
需求方面,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关注焦点。1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实现七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主要受油价下跌和库存增加推动。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需求的回暖无疑为原油市场提供了底部支撑。同时,IEA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上调至110万桶/日,主要原因是亚洲国家需求的增长,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开始显现效果。
然而,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变数。美国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上升,这加大了市场对美联储下周降息的预期。尽管货币政策宽松有助于提升经济活动,但其对油价的传导效应可能较为缓慢,市场对需求端的提振信心仍有待观察。
从技术面看,油价本周的企稳主要得益于守住了布伦特原油的71美元关键支撑位。市场策略师指出,尽管当前油价具备一定反弹动能,但缺乏足够强劲的信号推动其进一步回升。在当前的供需基本面下,油价更可能维持震荡区间走势。
与此同时,市场的波动性正在逐步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空力量的暂时平衡。知名分析师认为,在“相当舒适的平衡前景下”,油价短期突破当前震荡区间的可能性不高。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呈现出供应担忧与需求复苏预期交织的复杂局面。短期内,俄罗斯和伊朗制裁引发的供应不确定性将为油价提供一定支撑,而中国经济刺激措施对需求的提振作用也值得期待。然而,考虑到中期供应过剩的潜在风险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油价可能继续在震荡区间内运行。
布伦特原油预计在71-75美元之间波动,WTI原油则可能维持在68-72美元区间。对于资深交易者而言,密切关注地缘局势发展和全球需求数据将是把握市场节奏的关键。
结合上文分析所得,布伦特原油与WTI原油本周齐涨超3% 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供应端的担忧以及需求端的潜在支撑共同作用,使得原油市场在本周实现了大逆袭。ETO外汇将持续关注原油市场的动态,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建议。